2025

大陸生醫市場潛力大、機遇廣

大陸生醫市場潛力大、機遇廣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電(實習記者 許思悅)

在第28屆京台科技論壇期間,中評社記者採訪了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漢中與巨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源宏。兩位長期深耕生物科技領域的台商一致認為,大陸在產業規模、政策支持以及臨床試驗速度等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為兩岸生醫合作開辟了新的空間。  

鄭漢中介紹,公司主要業務聚焦於細胞與基因治療,以及再生醫學方向的應用。他以“細胞電池”的比喻闡述了線粒體在維持人體健康中的關鍵作用,並指出公司正在開發以更換或活化細胞線粒體為核心的技術。他表示,台灣在前沿科研上有不少創新,但若要推動成果轉化,需要更廣闊的市場和政策支持。“在台灣就像是育苗,把苗育出來;到了大陸這片大土地上,才有機會長成參天大樹。”他認為,兩岸在科研教育、思維方式上各有優勢,結合文化與語言的相通性,能夠激發更多創新成果。  

許源宏則介紹,巨生生醫目前專注於納米藥物開發,其中一款用於肝腫瘤檢測的造影劑已完成二期臨床,特色是不傷腎。他坦言,台灣在臨床試驗速度上相對較慢,而大陸不論在科研實力還是臨床落地方面,都已走在更前面。他認為,時間就是金錢,加快審評審批的速度,對生技公司來說非常關鍵。他對北京藥監局加速審評的政策表示期待,並希望借助這一契機,加快產品在大陸市場的落地和推廣。  

談及大陸生物醫藥市場,兩位台商均認為,其龐大的市場規模、堅實的科研基礎以及活躍的資本環境,給予台企極大吸引力。鄭漢中強調,前沿技術需要政策路徑更為清晰,以便台企能順利落地、減少中途卡關的風險;許源宏則指出,大陸資本市場的活躍度讓研發企業不必過於擔心“資金斷鏈”,這為持續投入創新研發提供了保障。  

兩位台商一致認為,兩岸在生醫產業上有天然的互補性。台灣在早期科研和創新上有優勢,大陸在市場規模、產業鏈完善度和政策推動力方面更具優勢。若能在前沿科研、臨床試驗及成果轉化上加強合作,將為兩岸生物科技產業帶來更廣闊的前景。

 

新聞來源:

https://hk.crntt.com/doc/1071/2/3/2/107123225.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7123225&mdate=0922010237